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之女王陛下 > 清穿之女王陛下 第28节

清穿之女王陛下 第2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女王陛下!

第60章

军事比试

军事比试是在明天,所以今天瑾宁打算去香山拜祭一下自己的额娘。之前康熙让人安葬的并不是赫舍里氏, 而是瑾宁找来替代的, 真正的已经让瑾宁安葬在了京郊的一座山上。

瑾宁看着眼前的墓碑, 想起以前那个全心全意对自己的人,现在已经不在了。额娘, 我来看你了,我现在过得很好, 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现在连康熙都不能拿我怎么样,所以你放心, 我会好好地活着。

回到住所的瑾宁心情有些低落, 所以当四贝勒进来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个昨天霸气十足的人在发呆。

“这是怎么了?是因为明天的比试?”因为两个私交还不错,所以平时私底下相处也没有多拘谨, 四贝勒直接就问了出来。

瑾宁这才觉察到有人在, 听到四贝勒的问话,心里翻了个白眼, 靠着椅子说道“比试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我们能提出比试, 肯定有这个实力。你怎么过来了?在这种时候接触, 可不是一件好事。”

“皇阿玛叫我过来多走走。你对华夏的军事实力那么有信心?要知道满洲可是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就算是不用武器, 华夏也不一定有胜算吧?”

难得四贝勒一次能说那么多话, 瑾宁也不谦虚, 撇了他一眼,说道“不用武器是怕你们死伤太多, 到时候闹起来麻烦。你不用这么看着我,看看什么时候给你见识一下我们的武器。”

“这次的军事比试目的何在?我知道你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这应该在你的计划中?”四贝勒坐在座位上,紧抿着唇,灼灼地看着瑾宁,那架势仿佛不给他一个合理的交代不会善罢甘休一样。

瑾宁拨了拨腕间的手串,幽幽开口,“你觉得大清的军事实力能在世界排第几?或者说,你们知道现在的世界形势吗?”

瑾宁的话让四贝勒无从回答,一个不知道对方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另一个是大清真的不了解她所说的东西。

四贝勒的沉默在瑾宁的意料之中,所以瑾宁接着说道“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又是哪里来的信心觉得大清一直都是最强大的?是因为周边这些R国,棒子国的从属?其实这次比试不在我的计划范围内,不过是想挫挫大清的锐气,顺带告诉他们现在的华夏可不是谁能够招惹的。”

瑾宁话里对大清的轻视让四贝勒很不舒服,身为一国的皇子还没有人跟他这么说话,更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对大清不敬。

“陛下这是对大清的不满么?”说话带着些不满和警告。

瑾宁仿佛没看到四贝勒的冷眼,走到他跟前,弯下腰,面对面的看着他“是又怎么样?你们能打到华夏去?”

两人的鼻尖只差一个手掌的距离,带着些馨香的气息打在他的脸上,顿时感觉脸上痒痒的。

四贝勒往后一退,拉开了两人的距离,冷淡的说“既然你不说,那我便不问了。明天小心些。”

看着眼前的男子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瑾宁突然觉得心情舒畅,也就没有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开口道“放心。你还是担心你们那边吧。不过你躲什么?皇上让你来不是使的美人计?可惜我对人夫不感兴趣。”

四贝勒听到对方不着调的话瞪了她一眼,想着也差不多了,便要起身告辞。

在大清和R国的紧张准备已经华夏的悠闲看戏中,终于等来了比试的那一天。他们比试的地点是京城附近的一个皇家狩猎场,经过抽签,华夏这边抽到了靠近树林的营地,而大清的营地则是在溪边,靠近山地。

华夏抽调了护卫队、陆军、突击队员组成了这次的比赛队伍,指挥由突击队的队长来担任。而康熙等人在空地上搭了临时的行馆,等待比赛的结果。为了了解比赛的实际情况,狩猎场中有许多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在往主子那边传送比赛情况,但是禁止与比赛的人交流。

华夏的人穿的是迷彩服,在野外是不容易辨认出来的,而大清则是穿着红色骑装。华夏的人打算先派出几名侦查员,探查地形以及敌军的情况,再根据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根据侦查员所带回来的情报,大清大部分的人正在往树林这边包围过来,只留下四五个人留在营地守卫旗子,看来大清是想主动进攻。由于不能试用武器,所以只能把对方制服或者打晕。

华夏这边决定派五个护卫队的人前往大清的营地劫旗,其他人就地隐蔽,利用树林的掩护,分批诱敌,逐个放到敌人。

由于大清的人是分散包围,所以给华夏的人有可趁之机。在慢慢缩短包围圈的清军看到几个落单的华夏人,而华夏的人一看到他们就逃跑。所以清军第一反应就是追上去,最后便落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全部被打晕了绑在树干上。

而在大清的营地,几个守着旗子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却突然看到华夏的几人闯入了自己的营地,几招下来便将人都控制住了。明明按照计划,他们应该是落入自己这边的包围圈啊?其实华夏的护卫队利用树林的掩护,在清军过来的时候便躲在了书上,成功而又悄无声息地走出了清军的包围圈。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在空地上等候的康熙等人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刚才的消息传回来,华夏的人已经制服了一半以上的清军,而且他们毫无损伤。如果是在别的地方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华夏的人在作弊?但是从选场地,抽签到现场传消息的人都是大清的人,要作弊实在是不可能。

就在众人快要忍受不了皇上的低气压的时候,前方一对整齐的队伍正在有序地向这边走来,在场的人远远看到那些穿着怪模怪样衣服的人的时候也知道那不是大清的人。大清的官员特别是武将都不敢说话,以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这个时候被皇上想起来可不是好事。

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不远处便停了下来,大清的人发现,就算是站立,这群人也是十分整齐,没有一丝的错乱,不由对华夏的军队感到佩服。

队长小跑到瑾宁的面前,停下,敬礼,“报告陛下,我方已控制敌军所有的人,将对方军旗拿回,无人员伤亡,请指示。”

瑾宁微微一笑,“很好,将军旗交给检验的人,原地休息。”

看到华夏交过来的军旗,大清的人都感到很难堪,在自己的地盘被别人弄的全军覆没,这脸都被打肿了。检查过后,只能无奈的宣布华夏获胜。

“不知道R国的人还要不要继续比试?这……我们的人恐怕有点多。”瑾宁一脸无辜的问着R国的人。

R国的人再蠢也知道自己的50人肯定不是对手,要是华夏下死手,那自己这边损失可就大了。华夏对R国可没有对大清那么有耐心啊,当即表示自己愿意认输。

康熙有些复杂地看着华夏的军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对比大清的那盘散沙,心里感到一阵无力。

打扫战场的人将绑在树上的清军全部都带了回来,一个个狼狈的样子让在场的大清人都感到十分丢脸。

“这比试已经结束了,最后我们华夏的军队还有一场表演,请各位赏脸观看。”

虽然是询问的话,但是这不容拒绝的语气让人说不出否定的话,而且也对军队的表演好奇。众人印象中的表演应该是风花雪月,吟诗作对,这个和军人根本扯不上关系。

只见十个军人出列,然后跑到百米以外,将十个瓷碗放在木桩上。然后又有一名军人出列,手持枪~支,对着这个木桩,开枪,然后侧身,对着第二个木桩开枪,一直到第十个。所有的瓷碗全部被击碎。然后再放瓷碗,换下一个军人射击,一直到第十个。

这个表演给大清的感觉是十分震撼的,大清也有火铳,但是经常会炸膛,放一枪还得填一次弹药,所以不怎么受到重视。但是华夏的火铳竟然可以连发,这个距离也能百发百中,如果这是在战场上,那会是何等威力?

四贝勒看到眼前的情景,终于相信对方昨天所说的不使用武器是怕大清死伤过多。

而康熙和众皇子是沉默的,今天看到的这些冲击了他们对子军队和对于武器的认识,或许是以前自己太过于自信了?既然华夏能够造的出来,以后则会有更多的这种武器,那时候的大清怎么办?

“你今天的目的应该不止是展示华夏的军事吧?”康熙面色平静地对着瑾宁问道。

“当然不是,我要R国。”瑾宁笑着回答道,但是这个答案让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气。

第61章

谈判(1)

康熙听到瑾宁的话暴怒,“还没有人敢威胁朕。哼, 你以为仅凭着几只小小的火铳就可以对大清怎么样了吗?别忘了你现在站在大清的国土上, 而不是华夏。而且R国虽然是大清的从属国, 但是大清也不能决定其归属。”

瑾宁像是没有看到康熙的怒火,饶有兴致地看着R国人愤恨和焦急的眼神, 笑着开口道“我当然不是要你们来决定R国的归属,大清还没有这个权力。只是R国与华夏的国事实属两国内政外交, 若是大清插手其中,那华夏只能把大清也视同和R国在一个阵线上,到时候若是有什么不利于大清的行动那可别怪我们没有事先说明了。本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清亦是知晓, 只是一直在拖延, 迟迟不肯给出一个交代。那就只能我们自己来讨回一个公道!”

所有人除了两位帝王,其余的人噤若寒蝉。康熙铁青着脸, 抓着椅子扶手的指尖泛白, 可想而知其用力的程度。

四贝勒看到形势严峻,一咬牙, 站了出来, “皇阿玛, 儿臣认为此事应回宫后再商议,此处人多嘴杂, 不是商议政事的地方。”

而R国的人此刻在一旁即担心又焦急, 但是这个时候大清的人都没有心情理会他们, 更别说是安抚。看大清和华夏现在的形势,两者极有可能会达成协议, 倒时不但是在大清避难的他们,就是整个R国都将危矣!

回到了皇宫,康熙留下了大清的官员、皇子还有瑾宁一行人。坐在龙椅上的康熙沉着脸,眼带寒光地看着瑾宁,全身的气势威严地让大清的官员跪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但是这对于瑾宁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无视康熙的气势,笑着说“陛下不让人搬个座位过来吗?站着说话可不是待客之道。”

在地上跪着的大清官员和众皇子听到这位的话,心里一阵求饶,只求这位姑奶奶别再激怒皇上了,不然倒霉的也只有他们啊。而且这位竟然在皇上那么威严的气势下还能谈笑自如,果然是华夏的女王陛下。

康熙看到对方小小年纪在自己的气势下竟然毫无影响,心里一阵无力,挥挥手让人搬来椅子。瑾宁看到康熙的态度缓和下来,也就不再激怒他,径直地坐下。

“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以你们占领R国的速度,不可能拦不下R国一行人前往大清。只能说你们是故意放走他们,目标是大清。还有来到大清之后做的一切,朕想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康熙冷静下来之后想到R国来时的重重疑点,以及华夏的人贸如此大的危险就为了来协谈,这是不可能的。

瑾宁听着康熙的问题,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了影一,影一拍了拍手,大殿之中突然多了一个黑色的身影。在场的侍卫马上反应过来,刚想叫人护驾,只见那个黑影手上拿着一张东西,恭敬地呈给华夏的女王,随后便一个转身消失于众人的视线之中。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才反应过来,这个是华夏女王的护卫?这神出鬼没的功夫,要是行刺皇上,那很有可能侍卫都挡不住。这样想的不止一个人,康熙更是大吃一惊,以这些人的身手,暗中行刺真的不再话下,顿时为自己的安危感到担忧。

“搬个桌子过来。”瑾宁对着旁边伺候的人说道。

一旁的人不敢违背瑾宁的吩咐,也不敢私自行动,只能等着皇上发话。康熙对着李德全示意,李德全示意小太监去搬个桌子过来。

瑾宁把羊皮卷放到桌子上,指着羊皮卷对康熙说道“陛下可知道现在天下的格局?我们来谈谈这些年华夏在外面遇到的事情可好?”

康熙看到对方是认真地样子,知道接下来要讲的可能是在大清闻所未闻的东西,而自己正好也想知道如今天下的形势,便起身走到了桌子前面,看着放在桌子上的羊皮卷。

这个羊皮卷明显是一张地图的样子,和早年瑾宁送给康熙的有些相似,但是又有些不同,多了一些地方,某些地区的标识也不一样。

“这个是经过我们的船队证实过的世界地图,大清是在这里,华夏是在这里,这边就是欧罗巴。欧罗巴上的各国自百年前开始不断对外扩张势力,通过航海等途径发现新的大陆,然后标记成为本国的属地,或者通过战争的形势将其他地区纳入他们的版图之中。而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打上不同阴影的地区是被欧罗巴各国控制的地区。这块区域是非洲,非洲中部是最炎热的地方那里的人都是黑色的皮肤,和这边的不一样。在被占领之后,当地的人被当做奴隶贩卖到其他地方做苦力。”瑾宁给康熙讲解地图上的那些区域以及不同的标识是什么意思,而其他的人虽然不能凑到跟前卡,但是也竖起耳朵在听。在听到非洲的黑奴贸易的时候心中一寒,居然有如此让人发指的行径,想到在大清的那些洋教士平常宣传的什么上帝仁爱,而在他们的地方竟有如此残忍行为而不制止,也没听到他们提起过,看来那些洋教士也是不可信的。

瑾宁看到众人的反应,停顿了一下,等人都回过神来继续说“黑奴贸易由来已久,被贩卖到其他地方的黑奴被当做和牲口一般的私产,这些人本来只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的子民,但是外地的入侵让他们变成了奴隶。”

康熙和大清的人听得心惊肉跳,在他们的意识中,洋人都只是蛮夷,是远不如大清的,而之前通过传教士和F国的国王接触康熙觉得洋人还是通礼数的。但是听到瑾宁的这一番话直接推翻了他对洋人的看法,华夏还不至于那这种事情来说谎,而传教士居然从来没有提起,现在的康熙对洋人的戒心提到了最高。

“而这一片土地,也就是现在的大清,在欧罗巴很有名。在洋人的眼中,这是一块遍地是黄金的土地,就像是一块肥肉一样。你们说要是哪天他们的实力强盛了,会不会像对待非洲那些国家一样对待你们大清?”瑾宁笑得很温和地问着眼前的这些人。

但是她的话就像是一个炸弹一般,在众人的脑中炸开来。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可能被人当做奴隶贩卖,在场的人都坐不住了,还在想着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康熙对瑾宁的这个提问也是很重视,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很平静地问道“这些和华夏之前的行动有什么关系?而且你讲这些告知大清又有什么目的?”

瑾宁停下来悠哉地喝着茶,看着在场的人神色纷呈的样子,静默不语。而康熙的提问让她干他,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这份冷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R国亦想复制欧罗巴各国的路子,扩张自己的国家,到时候,恐怕不止华夏是他们的目标,大清也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之一,毕竟这些年R国一直在派人潜入大清进行探查。之前R国对华夏做的事情想必你们已经清楚,对于R国,我们不可能会放任其对我国的威胁,没有谁会大度到放过那个想要害自己的人。而大清这边,我自然是想和大清合作。”

康熙听到大清也会成为R国的目标皱了一下眉头,心里觉得R过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但是听到R过这些年一直派人探查大清的时候心下一惊,有些不敢置信,随后开口道“你们想怎么合作?”

“华夏是以商贸著称,所以我们想和大清增加商贸往来,希望陛下可以多增加几个经商口岸,以便两国商贸的进行。”

“此事绝对不可,朕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增加精神口岸只会让民间商业盛行。商业的盛行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人从商,而农业则会上到影响。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东安则国只根基动摇。所有人都经商了,那谁还来种田,那哪里来的粮食?你们这是在祸害我大清,朕绝不同意。”康熙听到增加经商口岸,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

瑾宁并没有因为康熙的断然拒绝而放弃游说,继续说道“因为重农而抑商是一个愚蠢的选择,自古商农并不是对立的,不然你以为华夏是怎么解决粮食问题的?难道都是出去买的吗?”

瑾宁的话尖锐而笃定,让康熙和在场的其他人一愣,难道华夏还可以农商一起发展?都经商去了谁来务农?这是不可能的。

瑾宁看到其他人的眼神也知道他们这是不相信了,只好开口道“华夏的水稻亩产可达4石,大约是华夏的600斤左右,并且还有双季稻。当然在一些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也会有其他的高差农作物代替,比如番薯、土豆等,对土地的要求不大,山地等可以种植,产量高,可以充饥。”

第62章

谈判(2)

康熙听到瑾宁介绍的高产农作物和番薯等,心中一动, 不由得激动的问道“当真产量如此高?朕记得大清水稻的产量2石, 为何华夏的水稻产量如此之高?”

瑾宁神秘一笑“华夏的稻种都是经过特殊培育的高产种子, 但是不对外出口。我们可以用番薯、土豆、玉米等新品种作物与大清进行交易,希望大清能对华夏多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我们可以先把东西给你们试种, 等你们这边确定之后我们再商谈开放口岸的事情,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康熙努力压下心里的惊喜, 因为这些作为对于大清来说是非常急需,若是有了这些高产的作物,那就能解决温饱问题, 这是一个名留青史的好机会啊。

“既然如此, 大清就期待华夏的商贸交易。”

“但是关于R国一事,大清是不是也要表明一下立场呢?这个可关系着大清和华夏的两国关系, 我们一向是尊重别的国家的选择, 但是对于敌人,我们也是毫不留情的。”在康熙答应了开放通商口岸一事之后, 虽然知道大清这是要和华夏站在一条战线上, 但是也要对方明确开口表明态度。

就在康熙和瑾宁谈着R国的事情的时候, 御书房在传来了嘈杂声,康熙不悦地对着李德全使了个脸色。李德全看到后默默地退到了殿门口, 看到门口的侍卫正和R国人在纠缠。

“怎么回事?知不知道里面正在商量大事, 要是打扰到了皇上, 让你们全部吃不了兜着走。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李德全是对着侍卫说的, 但是也是在警告R国的人不要惹麻烦。

侍卫看到李公公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外面的声音惊动了皇上,不由得战战兢兢,心里对眼前的R国人更是恼恨,对着李公公开口道“公公,是这样。奴才在这守得好好的,然后这几位R国人想要进御书房,说是有重要事情。奴才想法皇上吩咐过不要打扰,就请他们等里面谈完了外通报。但是这几人非但不听,还想硬闯御书房。考虑到他们是外国的使团,直接将人拿下怕皇上会怪罪,所以本想着劝阻,奈何他们不听,所以就变成刚才那样。”

李德全听了侍卫的回话,再看到R国人焦急的样子,并没有反驳侍卫的话,也就明白了侍卫所说的都是真的。

“不知几位有何事情?皇上在和华夏国的女王商谈国家大事,不便打扰,若是几位有事还得等商谈结束后,再通报皇上。”

“我们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大清的皇帝,要是等大清和华夏商谈完了,那就来不及了。”

李德全看到这几人确实很着急的样子,想了想,觉得还是进去禀告皇上,由皇上做主。

康熙听到R国的人在外面想觐见,心知这是他们怕大清和华夏达成协定,对R国不利,所以才会那么着急,不过既然人都来,那还是让人进来,把事情都说清楚。

“皇帝陛下,您万不可答应华夏置R国于不管啊,R国可是大清的从属国,一直对大清十分地尊敬。”R国的人开始走感情路线。

瑾宁在一旁看戏看的很开心,这些事情还是交给康熙自己来解决,自己是说不上话的,但是相信大清选择一定会是华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